跳至主內容
主内容開始

協康會

港孩自理

近日,社會其中一個熱烘烘的話題便是關於「港孩」。大家普遍也認同今天的孩子們的自我照顧能力不好,亦甚少幫忙做家務。然而,據我觀察一些年幼的孩子,不難發現其實他們是很喜歡自己親手做事情的;例如:他們喜歡自己拿匙羹進食、喜歡拿著玩具模仿成人掃地。這就是心理學家艾力遜(Eric Erikson)提出的人生八階理論中,「自主與羞怯、懷疑」階段的表現。孩子在一至三歲期間,他們的活動能力迅速發展,希望尋求更多的自主空間。假如父母能在安全及合理的範圍內,讓孩子實踐自主,孩子就能夠建立信心和發展初步的意志力,為下一個人生階段建立基礎。正是這個原因,孩子能負責一些簡單的自理和差事,是他們發展階段中的使命,而孩子也樂意這樣做。可是,有些家庭因各種的原因令孩子失去了實踐主自的機會。例如:因為孩子分心、動作慢或粗略,成人便按捺不住急於替孩子完成。結果孩子習慣被動、樂於接受照顧。他們亦漸漸失去做事的動力,形成依賴的習慣。

要改變這種境況,父母要幫助孩子建立基本的責任感。開始時,鼓勵孩子完成較容易的自理工作,例如:每次把脫下的鞋子和衣服放好;每日替自己梳頭、刷牙和洗臉等。完成後,給予孩子讚賞與認同,讓孩子樂於負起自己的責任。特別是有傭人的家庭,父母要讓孩子知道傭人的角色只是幫助父母打點家中的事項,並非「服侍」少主。

很多父母也要工作的家庭,不自覺地依賴了傭人訓練孩子的自理能力。但事實上,並不是所有傭人也會勝任負責管教和訓練的工作。因此,父母也要負起建立孩子基本自理技巧的責任。

撰文﹕協康會心理學家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