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內容
主内容開始

協康會

孩子一歲但不太會走動,究竟他是否有問題?

在兒童成長過程中最令父母感到憂慮的,莫過於發現自己的孩子的發育情況較同齡孩子緩慢或異常。一般來說,孩子到了一週歲,大多能夠獨自站立,或扶著傢俱挪步,甚至拖著父母開始學步。然而,每個孩子的發育速度都不盡相同,而差異又以幼兒期最為明顯。

幼兒在步行能力方面的發展,如慢上四、五個月是很普遍的,家長不要擔心。但如果孩子到了一歲仍未能夠站起來,或過了一歲半仍不會走路,可能是基於一些特殊原因,家長必須諮詢醫生或專業治療師。 

基於資訊的普及,現代的父母對兒童發展規律有不少的認識,會時刻留意孩子的發展。這裡要提醒各位父母,不應單純把孩子在某時段的發展與發育圖相對照,便判定孩子是否發育過緩。嬰兒的發展進度取決於神經系統的成熟程度,因此,一般早產嬰兒的發展會較足月的嬰兒稍遲。 

兒童發育遲緩的原因大抵可分為生理及環境兩方面。前者包括遺傳因素、胎兒發展受到障礙或出生後患病或發生意外等,而後者則指家庭養育方式欠妥善或提供的刺激不足。不論什麼原因,提供有利培育兒童的環境,並給予適當的刺激,是促進孩子發育的恒久真理。

根據神經生理方面的研究,嬰兒的腦部發育和動作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身體的活動能加強骨骼發展和改善肌肉張力,同時可以促進神經系統的成熟。嬰兒自三個月大,手腳的活動便會大增,父母應為嬰兒選擇合適的衣?,以免阻礙其活動。孩子活潑有朝氣,能有效刺激腦部發育,啟發智能。此外,經常替嬰兒做體操、帶他們進行戶外活動,如曬太陽,一方面有助身體的機能發展,另一方面亦能從小培養孩子做運動的良好習慣。孩子在學習爬行或步行時偶然遇到碰撞或跌倒時,父母應鎮定地把他扶起,鼓勵再試,從而培養孩子克服困難的決心。

請各位父母緊記,在鍛鍊孩子動作機能的同時,必須配合他們的發展程度和特性,決不能操之過急。勉強自己的孩子做其他同齡嬰兒所做到的事,只會適得其反,讓孩子留下不快的經驗,甚至產生畏懼。再者,過早讓孩子學坐、學步或過度活動更會對身體有害,嚴重者會令孩子的骨骼或關節變形,家長必須特別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