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內容
主内容開始

協康會

駐校支援服務合作經驗分享

在九七年下旬,我參加了由教統局 (前稱教育署) 輔導組所舉辦的輔導課程,而協康會的心理學家是其中一位講者。她向我們講解了特殊學習障礙兒童的特徵、成因及輔導的原則與技巧,頓時令我聯想起一些經常被批評為「懶惰、不專心、刻意與人作對」的學生,他們的頑劣究竟是本質上的問題還是有發展上的障礙呢?我們無法單從外表判別,所以我們會把學童轉介至特殊教育組作詳細的評估診斷。可是由於資源不足,往往輪候需時,而跟進的輔導服務亦有限,我們只好在有限的資源上盡力提供協助。

直至兩年前,當我獲悉協康會「青蔥計劃」推出了小學駐校支援服務後,便急不及待向他們查詢服務內容及安排。經講解後,我相信有關服務能幫助有需要的學生,但令人擔心的是資源問題。幸好經過多次的商討,校長及行政部同事均理解到專業服務對學生、家長以至老師所帶來的裨益,服務遂得以順利展開。

第一期的服務於二零零一年九月展開,心理學家每星期駐校一次,為有學習困難的學生提供小組訓練。此外,心理學家亦會約見個別學生家長,讓他們了解孩子在小組中的表現和進度,好讓家長能掌握協助的方法。至於老師方面,我會把學生的評估結果及小組表現轉告他們,以加深他們對學生的了解,從而在功課及課程上作出適當的調節。

為提升服務成效,我們在下學期再安排學生和家長一同參與由「青蔥計劃」職業治療師主持的「寫字技巧訓練班」,讓家長明白如何在家中跟進學生的寫字障礙問題。由於治療師提出了針對性的訓練技巧,故此學童在寫字技巧及信心方面均有不少進步。

總結而言,駐校支援服務對學生、以至家長和老師都有幫助,透過直接的治療和輔導,學生的問題得以改善;而駐校服務的形式亦不會引起負面標籤效應。老師方面,則可透過和專業人士面談、溝通,加深他們對學生的理解,從而給予學童更多的體諒和關心。家長方面,亦可減少他們對子女的誤解,從而鼓勵他們採取恰當的協助方法。而最重要的是讓學生重拾在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自信和肯定,並享有愉快的童年。第二期的駐校支援服務已於去年九月展開,是次的對象是缺乏專注力或有課堂行為問題的學生。期望在家長、老師和專業同工的攜手合作下,我們同樣可以協助這些學生面對成長中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