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康会
认识早产及常见健康发展情况
认识早产及常见发展情况 | 回家的照顾 | "BEAN" 导策略与从「身」学习 | 同路人聊天室资料重温 | 其他机构及团体支援 | 同路人故事 |
早产是什么?
早产*是指婴儿在怀孕未满37周时出生。具体地可再分为三类:
- 极早早产(小於28周)
- 早期早产(28至32周)
- 中度至轻度早产(32至37周)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全球早产的普遍度是5至18%。香港中文大学在2014年发表有关香港早产的医学报告中指出,近年本地早产的普遍度维持於6.5%。
早产,是新生儿死亡的首要原因,并且是继肺炎之后五岁以下幼儿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导致早产的原因至今仍未能确知,但是有下列高危的因素:
- 前胎有流产或早产的病史
- 母亲子宫有问题(例如:子宫颈闭锁不全)
- 未成年或高龄产妇
- 母亲有前置胎盘或胎盘早期剥离
- 羊水过多或过少
- 母亲吸烟或酗酒
- 早期破水(穿水)
- 母亲有娠妊毒血症、多胞胎、胎儿先天异常等。
*参考资料:世界卫生组织
早产婴儿的两个年龄
实际年龄:由出生日至今的年龄(注意:疫苗注射要根据实际年龄注射)
更正年龄*:由预产期至今的年龄。更正年龄2岁前,是早产婴儿的黄金成长及发展期
参考资料*: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早产儿资讯网站
常见健康及发展情况
早产婴儿因身体各内脏器官的发育尚未成熟,很容易会出现健康问题,最常见的是各种呼吸问题,例如:
呼吸窘迫综合症
因婴儿肺部发育不成熟,肺部表面扩张物质的分泌不足,使肺泡容易塌陷及不能有效的换气,会造成早产婴儿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一般早产婴儿呼吸窘迫综合症较易发生在孕期不足32 周或出生体重不足1.5 千克的早产婴儿。医生会使用人工合成的肺表面扩张剂,配合呼吸仪器来改善婴儿的呼吸状况。有些时候,需要以输氧治疗来维持正常血液含氧量。越早产的婴儿需要输氧治疗的时间会越长,甚至有些早产婴儿出院回家后仍需要氧气辅助。
呼吸暂停
早产婴儿因为脑部发育未完全,呼吸中枢未成熟,以致在缺氧或血中二氧化碳分压的改变下中枢感应变得迟钝而导致呼吸暂停(超过15秒)。临床上我们可见到完全没有呼吸的动作长达20秒以上,或者虽然没有超过20秒,但是伴随有血氧下降和心跳减慢的现象,常常需要外在的刺激才会恢复自发性的呼吸。通过脉搏血氧仪可以测到血氧饱和度降低,但是大部分婴儿出院后症状随著发育会自然缓解。
慢性肺病
如果早产婴儿需要使用呼吸器的时间太长(超过2周以上),而且到28天大以后还需要氧气的辅助,就很有可能产生慢性肺病;将来出院后的头一年内,较可能因肺部的问题反覆住院治疗。一般随著早产婴儿肺部逐渐发育成熟,症状会逐渐好转。
除了呼吸问题,早产婴儿还会出现以下的健康问题:
存开性肺动脉导管
正常的婴儿在出生后,连接主动脉和肺动脉的导管会自动关闭,但有些早产婴儿无法自动关闭或是关闭后又打开,常须要控制摄水量及药物治疗,严重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脑室内出血
早产婴儿因状况不稳,脑部很容易出血。若是轻微出血,且未造成脑室扩大,多半会自行消失,不会造成后遗症。若是大量出血及造成脑室扩大,就有可能造成神经功能受损。
视网膜病变
早产婴儿由於视网膜发育不完全导致。亦可能在婴儿早期需要高浓度及长时间的氧气辅助,导致造成视网膜的血管增生,而造成不同程度的病变。大部分患儿无需治疗也会好转。
黄疸
早产婴儿的生理性黄疸会比足月婴儿来得早,且退得慢,婴儿的皮肤会发黄,一般只须光照治疗。有些早产婴儿可能会因某些疾病造成病理性黄疸,肤色会黄黄黑黑的,通常在状况稳定后,会慢慢消退。
肠胃功能不良
早产婴儿的消化吸收功能较弱,需要采取少量渐进式的喂食。极低出生体重的早产婴儿经常需以胃管灌食一段时间。有极少部份的早产婴儿会发生坏死性肠炎,需要特殊的治疗。
疝气
极早早产婴儿常在一切稳定,且进步到快要出院的时候(此时体重大约2千克),出现单侧或双侧腹股沟疝气,需要手术治疗。
新生儿败血症
早产婴儿因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非常容易受细菌或病毒感染,及侵入血液中扩散而造成全身性炎症反应。婴儿一般会出现吃奶减少、手脚冰冷、黄疸不消退、反应能力低下等症状。败血症有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如脑膜炎,需要特别注意及早治理。出现以上问题的机率,与早产的程度有关,愈早产(怀孕周数愈少),问题出现的可能性愈大。
虽然早产婴儿面对多种健康问题,但由於医疗科技的进步,大大提升了早产婴儿的存活率。一些从前不容易救活的早产婴儿,只要护理恰当,也可以存活下来。近年更可让出生只有0.5千克或以上的早产婴儿健康存活,并且没有严重后遗症。经过医护人员与父母的悉心照顾,以及早产婴儿的努力奋斗,大多数早产婴儿的问题渐渐得到改善,健康情况逐步稳定下来。当早产婴儿可以自主呼吸,体温稳定,可以通过奶瓶吃奶,体重稳定增长,婴儿就可以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