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内容
主内容开始

协康会

事事为孩子计划将来,是好是坏

现代家庭倾向奉行小家庭主义,生孩子一般不超过两个,而独生子女家庭更是越趋普遍。孩子数量的减少,使得父母把过多的关心与爱放在孩子身上。基於传统「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家长一方面倾全力为子女提供优越的环境,事事代劳,样样满足所求;另一方面也难免把自己的意愿一厢情愿的加诸子女身上,要求孩子按照自己所设计的「康庄大道」发展。常见家长积极把孩子送往学习一些他们还不能理解的知识和技能,当中未有考虑到孩子的兴趣,性格或能力是否合适。这种情况下,往往造就了一批「天之骄子」、「天之骄女」。他们缺乏独立性,不适应群体生活,受到压力更容易产生负面的情绪行为。

优质的育儿方针,是以孩子为中心出发,并对他们抱有合理的期望。每个孩子与生俱来便附有各种不同的潜质,家长须做的是细心观察自己的孩子,了解其性格、能力及兴趣,并根据他们不同发展阶段的心理生理特点,适当的给予辅导式的引导。儿童发展更须考虑其全面性,家长关心孩子身体健康及智力发展的同时,亦应注重培养孩子的动作发展、社交技能和独立生活能力,才能让孩子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对1岁以下的婴幼儿来说,过了婴儿期,以前那种被动的状况会随著他们发展支配双手能力及肢体动作而转变,开始出现了独立活动的倾向。而这种倾向又暂未能让他们能全面离开大人,独立地与外界环境打交道。这时家长应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又充满探索机会的自由空间,让他们充份发挥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并享受能主宰自己行动的乐趣。家长在为他们提供独立性之同时,亦应明白幼儿自身的能力有限,还不能使他们随心所欲地完成一件事情或达到一个目的,需要父母从旁协助。幼儿的自信心是靠自己的行动获得的,只有让孩子自己参与完成一件事情,他才能意识到自己有力量,因而更具信心去探索学习。

早期教育的目的并非让孩子学习力有不逮的知识,骥望他们能在短时间内脱颖而出,超人一等。而是启发孩子已有之发展能力,给予适当的刺激而使之得到强化巩固。

撰写:协康会临床心理学家团队